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被銀行“騙過”,被買過理財產品。其實這嚴格意義上不算是騙,只是銀行做了你不情愿做的事情而已。而且現在的理財好像并不是不會有任何收益了,有的理財說不定還能賺錢,不要看到理財就想當然的是銀行的欺騙,不然的話為什么很多金融學家的資產都很高?像國債這種保本的理財,還是會有很多人買的,利率絕對是比定存要高很多的。


▲銀行業務


銀行存款

每個人都有一定的銀行存款,但是把錢放在銀行和把錢存在銀行是兩碼事,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個其中能有多大的差距。簡單地放在銀行不管的話就是活期利率,只有0.3%的收益,也就是說10萬塊錢放在銀行放一年只有300元的收益,感覺不如余額寶收益。如果是定期的話,好歹還能有個1000多的收益,這樣看起來就好多了。按照利率的基準看來,一般人都是會選擇三年期的利率又劃算又好用。而且定存的話保證可以讓你有一個本金。


▲銀行業務


但是也有人鋌而走險去買基金或者是理財,這樣的話會有許多的風險,但是收益的話會高很多,而且隨著風險的增加而增加。此外,還有一個消息就是雖然理財產品之間有差距,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保本的,虧得多的話是劃不來的,所以理財產品盡量是不要碰。


利率上調

如果不是橋到船頭的話,真的就不需要任何地去冒這個風險去拼理財產品。根據現在的政策的話,很多銀行的存款利率都是在提升的,也就是說想要錢生錢的代價變少了。就從1年期來看的話上漲了0.3個百分點,可見銀行的利息幅度上調還是比較大的。并且根據數據下是,定存的時間越短,利息上調的幅度越高。


▲銀行業務


同樣是存款,銀行之間也是有差距的,在存款之前最好去各地的銀行看一看。有的地方新存款是利率比較高的,而且是市場公認的,就算是倒閉也是不要緊的,銀行一定會賠付你的,而且有了足夠的客源之后,銀行是很難倒閉的。


理財和國債

在追求高利益的情況下,無論如何都是比不過理財的,畢竟有的理財產品的收益下限能夠大于一個5年期的利息了。人們對理財反感的原因其實大多數都是比較容易虧錢,很多人都表示理財這個東西就像是賭博,不管是賺沒賺到都想繼續。很多人選擇理財也是不怕虧本,錢沒有了就重來。


▲銀行業務


國債就不一樣了,這個就相當于是投資國家的建設,可以說是穩賺不虧的,而且收益也是很高的。如果說有什么安全的理財又高收益的方式,那么就是國債了??墒菄鴤彩怯腥秉c的,就是不好買到,所有人都知道國債的收益都會來投資,那么每個人的獲利就少了。


▲銀行業務


總結

想要有大筆的回報的收益的話,是一定不建議存錢吃利息的,還是要多往投資上面去靠,要提前對于這個情況進行一些了解。投資有風險,入市需謹慎。實在不行也可以定存,投資理財一起做,這樣的話拿收益彌補虧損還可以繼續抵御這個風險。那么關于定存利率上漲,各位怎么看呢?